行业资讯

我国内陆氧化铝厂使用进口矿现状分析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时间: 2019-01-23

随着国内氧化铝产能的不断释放和国家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内陆氧化铝原材料的供需平衡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2018年5月份以来,河南、山西铝土矿供应紧张,铝土矿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内陆氧化铝厂纷纷开始使用进口矿作为原料补充。

使用进口矿的背景及现状

国内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内需存在较大缺口,进口矿需求量猛增。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河南、山西两省矿石缺口约250万吨;预计2019年两地矿石缺口在1800万吨左右。大量的矿石需求缺口造成铝土矿价格大幅上涨。目前进口矿价格与国内矿价格相差无几,如果国内矿价格继续上涨,进口矿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截至2018年10月,我国主要依靠进口铝土矿的氧化铝建成产能增长至3160万吨,运行产能也上升至2980万吨。

按照当前氧化铝运行产能计算,2018年我国进口铝土矿需求总量7165万吨。由于国内铝土矿产量受环保和矿山整治等因素影响减少供应,还将有更多氧化铝企业使用进口铝土矿,尤其是山西、河南等地的企业,预期铝土矿进口量将增至7400万吨至7800万吨。

近半年,国产铝土矿价格逐步上涨;相比较而言,进口铝土矿价格稳定,个别国家进口铝土矿价格甚至有小幅下调。如果未来山西、河南等地的环保和矿山整治等情况不放松,那么国内铝土矿价格仍将上涨,国内外铝土矿价差将再次缩小,甚至出现国内铝土矿价格高于进口矿。

全球铝土矿成矿带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南美及东南亚。从国家分布来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牙买加、越南、印尼。其中,几内亚(储量74亿吨)、澳大利亚(储量62亿吨)和巴西(储量26亿吨)、牙买加(20亿吨)4国已探明铝土矿储量约占全球铝土矿总储量280亿吨的65%。从全球铝土矿储量角度来看,我国铝土矿资源并不丰富,铝土矿储量为9.8亿吨,不仅远低于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即便在亚洲也低于越南和印尼。

当前,全球铝土矿贸易流向主要包括:印尼、澳大利亚、几内亚、印度流向中国;巴西、牙买加流向北美;几内亚流向欧洲。目前,这种流向有所改变,印尼铝土矿流出大幅下降,几内亚流入中国的铝土矿大幅增加。2018年几内亚铝土矿成为中国企业的首选,进口占比逐步增大。印尼之前的禁止铝土矿出口政策导致其铝土矿流入其他国家量大幅减少,当前印尼铝土矿占我国进口量总份额的6%。据统计,我国50%进口铝土矿来自几内亚,以几内亚为主的海外铝土矿项目预期增多,铝土矿供应绝对量大幅增加。而35%进口铝土矿来自澳大利亚,澳洲高温矿随着梅特罗矿业和韦帕地区其他矿商贸易商的介入价格逐渐走低,有市场竞争力。

澳大利亚铝土矿产量呈稳定增长态势,从2006年的6178万吨增至2017年的8790万吨,是全球最重要的铝土矿供应基地。几内亚铝土矿产量在近几年加速增长,从2006年的1878万吨增至2017年的4272万吨,成为新兴供矿基地。

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20日,山西省的15家氧化铝厂库存平均在32天,后续补库难度大,因此目前已经有4家企业着手进口铝土矿。河南省的8家氧化铝厂库存平均在35天,同样后续补库困难较大,也有企业在考虑使用进口矿。

从预期情况来看,山西省的15家企业中,7家企业有自有矿山,暂不纳入进口矿范围,其余8家企业在2019年的铝土矿缺口在1100万吨左右,需要进口矿或者其他地区矿源弥补。河南省统计的8家企业中,6家企业需要外部矿源补充,2019年的铝土矿缺口在700万吨左右,需要进口矿或者其他地区矿源弥补。

全球市场对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影响

随着国内一水矿价格的一路飙升,造成我国氧化铝产能正在由内地向沿海地区和海外转移。中铝防城港20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已于2018年9月28日正式启动。辽宁地区的氧化铝项目拟建总产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这些信号充分证明,未来氧化铝的发展中心已正在大范围向沿海地区转移,当然这也需要国家对氧化铝后续发展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规范措施。

按照最新的国内外铝土矿价格比较,国外铝土矿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几内亚矿由于海运费较高而到岸价最高。以山西孝义铝土矿为基础进行价格对比分析,如果按照目前氧化铝厂只采用10%~20%的进口矿来配矿,那么氧化铝成本与全部采用国内矿生产相比,相差无几。

进口三水矿易溶出,普遍采用低温、低碱度的溶出方式,综合能耗较低。考虑到矿石中的二氧化硅含量相对国内一水矿较低,几内亚和牙买加矿石中二氧化硅含量平均只有2.2%以下。这样虽然矿耗升高,但碱耗却能大幅降低。在当前烧碱价格一直处于高位的情况下,采用国内一水+国外三水矿混合使用情,对降低碱耗及生产成本还是很有好处。预期,下一步将会有更多的使用国内一水矿石的氧化铝生产商加入到使用进口矿或混合使用的生产商阵营中,国内几大港口城市投资建设氧化铝厂的可能性也在急剧上升。

环保与赤泥综合利用方向

我国氧化铝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中,一直在制约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赤泥排放。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力度的不断增大,废水、废气问题已基本得到根治,电厂、焙烧炉超低排放改造,煤气脱硫等一系列环保改造项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环保压力。这几年,很多科研人员和工业企业纷纷进行了大量赤泥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如用赤泥修路、赤泥做陶瓷球等等,但都由于加工成本较高,没有投入大规模应用。

现在国内矿石品位急剧下降,已经逼近赤泥中的有效成分。当前,比较主流且较有可行性的方法是高硅赤泥节能串联法和利用高铁赤泥回收赤泥中铁、钛等元素。这两种方法已在东方希望和锦江下属企业开展工业化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矿石品位下降对企业运营造成的巨大压力。这是国内氧化铝企业生存发展的趋势,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探索赤泥综合利用的队伍中来。

根据当前铝土矿市场出现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相信行业竞争格局将会出现变动,即主要依靠进口矿来缓解现有产能生产“危机”。但从氧化铝行业发展趋势看,企业在投资布局之时,港口城市或西南等地区的环保政策将呈现相对放松的态势,这些城市将可能获得发展机会。而海外(印尼、几内亚和越南等)铝土矿生产大国的氧化铝发展机遇和竞争将变得更加强烈。

摘自《中国有色金属

附件: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网站|企业简介|联系我们|成员企业|信访联系|法律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241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技术支持:中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